长毛对虾 养殖技术

长毛对虾 养殖技术

  • 参 考 价 ¥307.00
  • 商 城 价 
    ¥ 278.85 降价通知
  • 运   费 全场包邮
  • 配 送 至 
购买数量
  • +
服务承诺
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正品保证 假一赔三
温馨提示
旗舰店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名称:长毛对虾 养殖技术


此套资料包含:正版书籍(2本)+独家内部资料(2张)+视频光盘+包邮费=198元  货到付款

本套资料几乎涵盖了市面上全部最新资料  明细如下:

(1)《对虾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正版图书
(2)《对虾生态养殖技术 第三版》正版图书
(3)《各种对虾标准化生态技术内部资料汇编》正版光盘(2张),有1000多页内容,独家资料
 (4)《视频光盘 现场教学》DVD
客服热线:010-57923471(客服一线)010-57923795(客服二线) 值班手机:13661141674 QQ:523365451
全国大中型600多个城市可以货到付款!您收到时请将货款直接给送货人员,让您买的放心


具体介绍目录如下:
(1)《对虾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正版图书
对虾一直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盈利品种,本书在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对虾的生物学特性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对虾的多种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包括对虾的池塘标准化养殖、高位池标准化养殖、微孔管道增氧标准化养殖、稻田生态养殖、立体生态综合养殖和多种形式的生态混养等,在每一种养殖方式中,对清塘除害、纳水消毒、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种苗的选择和放养、科学投喂、养殖过程中的水环境调控和对虾的疾病预防治等都做了细致的讲解,力求将目前对虾养殖的最新技术、最新成果展示给广大读者,本书融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性、操作性强和可读性于一体,是广大农民朋友致富的好帮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食物中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比重越来越大。对虾以它特有的风味和保健功能成为人们竞相食用的佳品,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出口创汇品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业骤然兴起,并快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不但有海水养殖对虾,也有淡水养殖对虾,不但有普通养殖,也有高位池养殖,不但有标准化养殖,也有生态立体式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目前对虾养殖已经形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养殖模式,但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生态养殖的养殖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养殖的污染和预防对虾的疾病等内容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迫切需要水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本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编著的。
本书在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对虾的生物学特性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对虾的多种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包括对虾的池塘标准化养殖、高位池标准化养殖、稻田生态养殖、立体生态养殖和多种形式的生态混养等,在每一种养殖方式中,对清塘除害、纳水消毒、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种苗的选择和放养、科学投喂、养殖过程中的水环境调控、对虾的疾病与防治等都做了细致的讲解,力求将目前对虾养殖的最新技术、最新成果展示给广大读者。本书融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性、操作性强和可读性于一体,希望能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帮助。

占家智2015年1月 

第一章对虾主要养殖种类的特点
第一节概述1
一、对虾的共同形态特征1
二、对虾的内部结构2
三、对虾的生活习性4
四、传统的养殖对虾的弊端6
五、对虾的标准化生态养殖6
第二节南美白对虾7
一、形态特征8
二、生活习性8
第三节斑节对虾9
一、形态特征10
二、生活习性10
第四节日本对虾12
一、形态特征12
二、生活习性13
第五节刀额新对虾14
一、形态特征14
二、生活习性14
第六节中国对虾15
一、形态特征15
二、生活习性15
第七节长毛对虾16
一、形态特征16
二、生活习性16
第二章对虾的池塘标准化养殖
第一节池塘的标准化条件18
一、养殖场的选择18
二、池塘的设计19
三、池塘的条件20
第二节池塘的处理22
一、池塘的清整22
二、生石灰干法清塘24
三、生石灰带水清塘25
四、漂白粉带水清塘25
五、漂白粉干塘消毒26
六、生石灰、漂白粉交替清塘26
七、漂粉精和三氯异氰尿酸清塘26
八、茶饼清塘26
九、生石灰和茶碱混合清塘26
十、虾蟹保护剂清塘27
第三节养虾池塘的施肥28
一、水的肥度28
二、对虾池塘水质的判断方法33
三、池塘施肥养殖对虾的作用37
四、无机肥料的施用38
五、有机肥料的施用41
六、有机肥料、无机肥料配合施用43
七、施肥的十忌44
八、施肥养殖对虾的注意事项47
第四节虾苗的放养48
一、对虾虾苗的放养模式48
二、虾苗的质量50
三、虾苗的中间培育及淡化51
四、虾苗的运输52
五、虾苗的试水52
六、放养时间53
七、放养密度54
八、放养技巧55
第五节科学投饵56
一、饵料台的设置56
二、四定投喂技巧58
三、分阶段科学投饵60
四、投喂管理61
第六节对虾池塘的水质监控与管理62
一、水质因子对养殖的影响63
二、及时换注新水63
三、合理投饵施肥65
四、适当泼洒生石灰66
五、定期使用水质保护剂66
六、防止对虾浮头和泛池66
七、合理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67
八、积极防范硫化物70
第七节饲养管理72
一、建立养殖档案73
二、增氧机的配备与使用74
三、采用微管增氧措施养殖对虾77
四、巡塘80
五、加强养殖用水的监管80
六、定期估测池塘里对虾的数量81
七、定期检查81
八、避免因药源性因素导致疾病的出现81
第八节对虾的捕捞82
一、捕捞原则82
二、捕捞时间82
三、捕捞方法82
第三章高位池标准化养殖对虾
第一节对虾高位池标准化养殖模式84
一、对虾高位池标准化养殖概念84
二、高位池标准化养殖的特点84
第二节标准化高位池的兴建86
一、高位池场地的选择86
二、高位池的要求87
三、高位池的种类87
四、高位池的配套设施88
第三节放苗前的准备工作89
一、水源与水质89
二、清塘消毒89
三、安装相关设施90
四、肥水90
第四节对虾苗的放养91
一、对虾苗的选择91
二、直接放养苗种93
三、短暂培育后放苗94
四、一放多捕94
五、轮放轮捕95
六、合理放苗95
第五节养殖期的管理96
一、科学投喂96
二、水质管理98
三、底质的管理99
四、做好巡池工作99
五、养殖废水处理100
第六节多级式高位池标准化养殖对虾100
一、多级式高位池的建造101
二、多级池的比例101
三、苗种投放101
四、养殖时间102
五、养殖管理102
第四章稻田生态养殖对虾
一、稻田生态养殖对虾的原理103
二、田间工程建设104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05
四、水稻栽培106
五、对虾苗种放养107
六、饵料的投喂109
七、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110
八、科学施肥111
九、科学施药111
十、加强其他管理112
十一、收获113
十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113
第五章对虾立体生态养殖技术
一、对虾立体生态养殖114
二、林、鸡、猪、对虾的立体生态养殖效益115
三、场地选择116
四、基础设施116
五、饲料配制与投喂117
六、养殖管理120
第六章对虾的生态混养技术
第一节对虾生态混养的原则122
一、对虾生态混养的意义122
二、对虾生态混养的现状123
三、对虾生态混养品种搭配的原则124
四、对虾生态混养的几种类型124
第二节对虾与青蟹生态混养127
一、生态养殖池塘的准备127
二、彻底清塘除害128
三、培养基础饵料生物129
四、混养模式特点129
五、合理放养优质苗种130
六、养殖期管理130
七、适时起捕132
第三节对虾与河蟹生态混养132
一、池塘选择132
二、配套设施133
三、池塘准备134
四、苗种投放136
五、饲料投喂136
六、加强管理137
七、捕捞137
第四节对虾与青虾生态轮养138
一、时间衔接138
二、虾池配套138
三、清塘消毒139
四、虾苗放养139
五、饵料投喂140
六、水质调节140
七、日常管理141
八、成虾收获141
九、注意事项141
第五节对虾与鲻鱼生态混养141
一、池塘条件142
二、放苗前的准备142
三、苗种投放143
四、水质调节143
五、饲料投喂144
六、其他管理145
七、捕捞145
第六节对虾与草鱼生态混养146
一、池塘条件146
二、池塘必要设施147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47
四、放养苗种148
五、养殖管理149
六、收获150
第七节对虾与大弹涂鱼生态混养150
一、池塘选择与改造150
二、清池消毒151
三、饵料生物培养151
四、苗种放养151
五、投饵管理152
六、水质调控152
七、收获153
第八节对虾与河豚生态混养153
一、虾塘的选择153
二、池塘必要设施154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54
四、苗种放养155
五、科学投饵156
六、加强日常管理157
七、及时收获158
第九节对虾、罗非鱼与虱目鱼生态混养159
一、虾塘选择159
二、配套设施160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60
四、苗种放养161
五、科学管理161
六、及时收获162
第十节对虾、泥蚶与河豚生态混养163
一、生态混养优势163
二、生态虾池163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63
四、放养164
五、养殖管理165
六、收获167
第十一节对虾与海湾扇贝生态混养167
一、生态混养的优势167
二、池塘条件168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68
四、扇贝投放169
五、虾苗投放170
六、饲料投喂170
七、水质调节171
八、病害防治171
第十二节对虾和泥蚶的生态混养172
一、池塘选择172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73
三、苗种放养174
四、科学投饵174
五、养殖管理175
六、捕获176
第十三节对虾、文蛤、牡蛎的生态混养176
一、生态混养的效益176
二、池塘生态混养的条件177
三、设施要求178
四、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79
五、苗种放养180
六、投喂管理181
七、水温的调节182
八、水质的调节182
九、及时起捕183
十、文蛤的处理184
第十四节对虾、白虾、蛤仔生态混养184
一、生态混养的池塘要求185
二、养殖设施的准备185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86
四、苗种投放187
五、日常管理187
六、捕捞189
第十五节对虾、鲻鱼与缢蛏生态混养189
一、虾塘选择190
二、配套设施190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91
四、苗种放养192
五、生产管理193
六、捕获194
第十六节对虾与海蜇的混养技术195
一、混养池条件要求196
二、养殖前的准备工作196
三、苗种放养197
四、投喂管理199
五、水质调节200
六、日常管理200
七、捕捞201
第十七节虾参混养技术202
一、虾塘选择202
二、配套设施203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203
四、苗种放养204
五、加强管理205
六、收获205
第七章对虾的疾病防治
第一节对虾疾病发生的因素207
一、环境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207
二、生物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207
三、理化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208
四、人为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209
五、对虾机体内部因素也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209
第二节对虾疾病的预防209
一、对虾疾病防重于治的重要性210
二、供应优质虾苗211
三、彻底清淤消毒及消除传染源211
四、养虾用水的处理212
五、营造良好的水色212
六、及时投喂药饵212
七、切断病原传播途径213
八、科学投喂213
九、对食场进行消毒214
十、合理的放养密度215
十一、加强池塘的管理215
十二、定期施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制剂215
第三节对虾常见疾病的治疗216
一、对虾生病的诊断216
二、烂鳃病217
三、红体病218
四、红腿病219
五、白斑病220
六、肠炎病221
七、黑鳃病222
八、弧菌病224
九、软壳病224
十、固着类纤毛虫病225
十一、肌肉变白坏死病227
十二、白浊病228
十三、甲壳溃疡病228
十四、烂肢病229
十五、细菌性荧光病230
十六、夜光藻荧光病231
十七、丝状细菌病232
十八、亚硝酸盐中毒症233
十九、应激性反应234
二十、对虾偷死病235
二十一、蓝藻水华237
参 考 文 献 


(2)《对虾生态养殖技术 第三版》正版图书
赖胜勇编著的《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第3版)》主 要内容包括对虾生态养殖基础和 重点两个部分,重点介绍、推荐了池塘对虾 原生态养殖技术。全面论述了养虾生产的各 个环节,并侧重阐述了虾苗、饵料、投饲、 水质、水色、病害,使用物料的性能、药理、 药性等关键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第3版)》中汇集了作者在 现场生产中解决或回 答的约800个问题,主要集中在虾体、水质、 生物三个部分做出说明。这些阐述和说明。
第三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对虾生态养殖基础
  第一节  对虾生态养殖的产前准备
    一、养殖品种
    二、池塘建造
    三、池塘的清淤、晒塘和消毒
    四、培养基础饵料
    五、注水
  第二节  虾苗放养
    一、虾苗规格
    二、虾苗放养密度
    三、虾苗质量
    四、做好放苗时的防备工作
    五、及时处理池水老化,重新培养基础饵料
    六、做好“兑水”工作
  第三节  饲养与管理
    一、培养饵料与投喂饲料
    二、调节水质
    三、水质监测
    四、水质净化
    五、水质变化的特点
    六、水质恶化的防治措施
  第四节  硅藻启动物质
    一、虾特利(硅藻活饵料)
    二、硅藻粉(水产生态标粗育苗专用饵料)
    三、参特利(对虾标准化生态、鲍鱼底栖硅藻活饵料)
    四、淡化硅藻(淡水硅藻活饵料)
    五、硅藻浓缩粉(浮游硅藻、底栖硅藻、
    淡水硅藻休眠体浓缩粉)
  第五节  管理常用物资
    一、压塘宝
    二、生石灰
    三、重金属降解剂
    四、杀菌特
    五、降碱酶
    六、护鳃宝
    七、虾王溴因
    八、光虫净
    九、不偷死
  第六节  日常管理
    一、把握水色
    二、加强饲养管理
  第七节  病害防治
    一、病虾死虾原因
    二、池塘对虾杆状病毒白斑症剖析
    三、科学用药
第二章  对虾生态养殖重点
  第一节  对虾精养生产要点
    一、概述
    二、养殖品种
    三、产量指标
    四、放养苗种
    五、池塘建设
  第二节  对虾精养生产管理
    一、增氧机
    二、对消毒药物的选择
    三、养水
    四、投料
  第三节  对虾生态养殖的增产措施
    一、大力保持池塘水质稳定
    二、努力促使池塘对虾统一蜕壳
    三、梯降池水盐度“调淡”养殖
附件
  附件1  对虾重金属中毒病状
  附件2  损害对虾的重金属单质、离子
  化合物的名称及损害渠道
  附件3  虾塘水质测定方法(国家标准)
  附件4  虾特利生物饵料种类、分类地位及
  生态条件表
  附件5  南美白对虾体长、体重测定表
  附件6  海水密度与盐度换算表
  附件7  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
  其他化合物清单
  附件8  禁用渔药


(3)《各种对虾标准化生态技术内部资料汇编》正版光盘(2张),有1000多页内容,独家资料
第一章 主要对虾养殖种类的特点
第一节 南美白对虾
一、形态结构
二、生活习性
第二节 斑节对虾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习性
第三节 日本对虾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习性
第四节 刀额新对虾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习性
第五节 中国对虾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习性
第六节 长毛对虾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习性

第二章 对虾的池塘养殖
第一节 池塘的选择与设计
一、养殖场的选择
二、池塘的设计
三、池塘的条件
第二节 池塘的处理
一、池塘的清整
二、生石灰干法清塘
三、生石灰带水清塘
四、漂白粉带水清塘
五、漂白粉干塘消毒
六、生石灰、漂白粉交替清塘
七、茶饼清塘
八、生石灰和茶碱混合清塘
第三节 养虾池塘的施肥
一、水的肥度
二、对虾池塘水质的判断方法
三、池塘施肥对养殖对虾的作用
四、无机肥料的施用
五、有机肥料的施用
六、有机肥料、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七、施肥的十忌
八、施肥养殖对虾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虾苗的放养
一、虾苗的质量
二、虾苗的中间培育及淡化
三、虾苗的运输
四、虾苗的试水
五、放养时间
六、放养密度
七、放养技巧
第五节 科学投饵
一、饵料台的设置
二、四定投喂技巧
三、分阶段科学投饵
四、投喂管理
第六节 对虾池塘的水质监控与管理
一、及时换注新水
二、合理投饵施肥
三、适当泼洒生石灰
四、防止对虾浮头和泛池
五、合理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
第七节 饲养管理
一、建立养殖档案
二、增氧机的配备与使用
三、巡塘
四、加强养殖用水的监管
五、定期估测池塘里对虾的数量
六、定期检查
七、避免因药源性因素导致疾病的出现
第八节 对虾的捕捞
一、捕捞原则
二、捕��时间
三、捕捞工具
四、捕捞方法

第三章 高位池养殖对虾
第一节 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
一、对虾高位池养殖概念
二、高位池养殖的特点
第二节 高位池的兴建
一、高位池场地的选择
二、高位池的要求
三、高位池的种类
四、高位池的配套设施
第三节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一、水源与水质
二、清塘消毒
三、安装相关设施
四、肥水
第四节 对虾苗的放养
一、直接放养苗种
二、短暂培育后放苗
三、一放多捕
四、轮放轮捕
五、合理放苗
第五节 养殖期的管理
一、科学投喂
二、水质管理
三、底质的管理
四、做好巡池工作
五、养殖废水处理
第六节 多级式高位池养殖对虾
一、多级式高位池的建造
二、多级池的比例
三、苗种投放
四、养殖时间
五、养殖管理

第四章 水泥池养殖对虾
一、水泥池养殖对虾的优势
二、场地选择与建设
三、水泥池的处理
四、配套设施
五、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六、虾苗放养
七、投喂和管理

第五章 稻田养殖对虾
一、稻田养殖对虾的原理
二、田间工程建设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四、水稻栽培
五、对虾苗种放养
六、饵料的投喂
七、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
八、科学施肥
九、科学施药
十、加强其它管理
十一、收获

第六章 对虾两茬养殖技术
一、两茬养殖的优势
二、池塘条件
三、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四、苗种放养
五、养殖管理
六、收获

第七章 微管增氧养殖对虾
一、微孔增氧的概念
二、池塘微孔增氧的类型及设备
三、微孔增氧的合理配置
四、微管的布设技巧
五、安装成本
六、使用方法
七、微孔增氧养殖实际效果
八、微孔池塘内的对虾养殖技术

第八章 对虾立体综合养殖技术
一、林、鸡、猪、对虾的立体综合养殖效益
二、场地选择
三、基础设施
四、饲料配制与投喂
五、养殖管理

第九章 对虾的混养技术
第一节 对虾混养的原则
一、对虾混养的意义
二、对虾混养的品种
三、对虾混养品种搭配的原则
第二节 对虾、文蛤、牡蛎的混养
一、混养的效益
二、场地选择
三、设施要求
四、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五、苗种放养
六、投喂管理
七、水温的调节
八、水质的调节
九、及时起捕
第三节 对虾、白虾、蛤仔轮混养技术
一、养殖池的准备
二、养殖设施的准备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四、苗种的放养
五、日常管理
六、捕捞
第四节 对虾与缢蛏混养技术
一、虾塘选择
二、配套设施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四、苗种放养
五、生产管理
六、捕获
第五节 虾参混养技术
一、虾塘选择
二、配套设施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四、苗种放养
五、生产管理
六、捕获
第六节 对虾和泥蚶的混养
一、池塘选择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三、种苗放养
四、科学投饵
五、养殖管理
六、捕获
第七节 对虾与海蜇的混养技术
一、混养池条件
二、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三、苗种的放养
四、投喂管理
五、水质调节
六、管理措施
七、捕捞
第八节 对虾与虱目鱼混养技术
一、虾塘选择
二、配套设施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四、苗种放养
五、科学管理
第九节 对虾与大弹涂鱼混养技术
一、池塘选择与改造
二、清池消毒
三、饵料生物培养
四、苗种放养
五、投饵管理
六、水质调控
七、大弹涂鱼的收获
第十节 对虾与河鲀混养技术
一、虾塘的选择
二、池塘必要设施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四、苗种放养
五、科学投饵
六、加强日常管理
第十一节 对虾与河蟹混养技术
一、池塘选择
二、配套设施
三、池塘准备
四、苗种投放
五、饲料投喂
六、加强管理
七、捕捞
第十二节 对虾与草鱼混养技术
一、池塘条件
二、池塘必要设施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四、放养苗种
五、养殖管理
六、收获

第十章 对虾的疾病防治
第一节 对虾疾病发生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生物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理化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
四、人为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
第二节 对虾疾病的预防
一、彻底清淤消毒及消除传染源
二、养虾用水的处理
三、营造良好的水色
四、及时投喂药饵
五、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六、合理的放养密度
七、加强池塘的管理
八、定期施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制剂
第三节 对虾常见疾病的治疗
一、烂鳃病
二、红体病
三、红腿病
四、白斑病
五、软壳病
六、白浊病
七、甲壳溃疡病
八、烂肢病
九、细菌性荧光病
十、夜光藻荧光病
十一、丝状细菌病

属性

商品评价

(共 0参加本商品评论) 所有评论均来自已购买本商品会员
100 %

好评率

好评( 100%)
中评( 0%)
差评( 0%)

达人评价:

发表评价可让购买者放心购买哦~
加精置顶还可获得人气

  • 全部评论(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晒单(0)

本商品由TPshop网入驻商家提供配送服务,购买前请仔细阅读以下退货说明

商家直送的商品退货流程(七天无理由退货):
  1. 自买家签收商品隔日起七日内可自助提交退货申请,请直接至「我的订单」→「退订」提交退货申请。
  2. 顾客依照「退订」中的退货寄件地址自行安排第三方物流或快递寄回商品,并且支付运费。
  3. 商品退回检測无误后,TPshop网将提交退款申请, 通过线上支付的订单办理退货, 实际款项会依照各银行作业时间返还至您原支付方式。
  4. 若退回商品有缺件、影响二次销售状况时,不符合退货条件, 退款作业将暂时停止,TPshop网客服人员会与您联系说明,并由商家将商品返还给您 (如对于结果有异议,可联系TPshop客服咨询重新发起申请退货并补充相关凭证)。
商家直送的商品退货流程(有理由退货):
  1. 由于商品缺件、寄错商品、产品瑕疵等原因而发起的退货,请直接至「我的订单」→「退订」提交退货申请。
  2. 顾客依照「退订」中的退货寄件地址自行安排第三方物流或快递寄回商品,并且垫付运费。
  3. 商品退回检測无误后,TPshop网将提交退款申请, 通过线上支付的订单办理退货, 实际款项会依照各银行作业时间返还至您原支付方式。同时TPshop网会补贴10元抵用券到您的TPshop网帐户以作为退货运费补偿。
  4. 若退回商品有缺件、影响二次销售状况时,不符合退货条件, 退款作业将暂时停止,TPshop网客服人员会与您联系说明,并由商家将商品返还给您 (如对于结果有异议,可连系TPshop客服咨询重新发起申请退货并补充相关凭证)。
注意:
  1. 顾客办理退货后,需要自行联系物流公司将退货商品寄回TPshop网指定退货地点;该商品为TPshop入驻商家直送,暂未提供上门取件的服务,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2. TPshop网办理退货不收取任何手续费、入仓费等费用,退货时如遇快递公司要求收取额外费用,建议您更换其他快递。
  3. 顾客需选择快递方式将商品寄回,并支付快递费用,本商品退货不接受平邮或以到付形式寄回包裹。
  4. 由“有理由退货”而产生的TPshop运费补贴(10元抵用券)有效期为2个月。
  5. 多张订单同一包裹寄回,仅补贴一次运费。TPshop网有权对无正当理由多次退货或拒收商品的用户保留不再给予10元抵用券退货补贴的权利。
  6. 退回来的包裹中用纸条写明退货的订单号和TPshop帐号名称,才可以顺利完成退货。
  7. 退货发回来以后请顾客留存物流单号和对应快递公司,便于后续追踪退件物流信息。
温馨提醒:
  1. 此商品由入驻TPshop网的商家直接发货,且不支持货到付款。
  2. 商品会以第三方物流方式配送。
  3. 配送地址需在快递可送货范围内,如遇偏远地区无法送达的地方,我们会将商品送达当地最近物流点并通知顾客自提。
  4. 物品需本人签收,收到物品请务必先行检查,确认完好后再签收。
  5. 如果收货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TPshop网客服400-920-6565,我们会及时解决您的问题。
以下状况TPshop网将不接受您的退货:
  1. 商品非TPshop网所贩售出之商品,如:商品序号不符。
  2. 未经授权的维修、误用、碰撞、疏忽、滥用、进液、事故、改动、不正确的安装所造成的商品质量问题,或撕毁、涂改标贴、机器序号、 防伪标记。
  3. 若有索取发票未随货退回、或发票有经涂改、破损影响识别之状况。
  4. 食品类、保健品、烟酒类、化妆品、个人卫生用品、耗材、电池、胶卷、虚拟商品、软件类等商品已有拆封状况;服饰、配件类已进行修改。
  5. 商品说明书、保修卡涂改、污损、缺少未退回。
  6. 商品包装破损,配件、附件不齐全、污损等。
  7. 其他依法律/规不受理退货者,如:知识产权保护商品。
  8. 虚拟类商品,例如礼品卡,购物卡,手机充值、游戏点卡等充值类商品,以及门票、提货券、机票、旅游套餐等一次性消费服务类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