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观螺丝菜375g 瓶装宝塔菜 酱菜下饭 下酒菜
商品名称:景阳观螺丝菜375g 瓶装宝塔菜 酱菜下饭 下酒菜
产品名称:螺丝菜375g
配料:螺丝菜.水.酱汁.白糖.味精.食盐.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安赛蜜.)
产地:浙江杭州
执行标准:Q/HJG003
食品生产许可证号:QS3301 1601 0121
贮藏方法:宜放置阴凉处,开盖后请冷藏
食用方法:开袋盖食
保质期:常温下18个月
温馨提示:如发现胀袋,漏气,破袋,请勿食用!请于当地经销商处退换。
景阳观的故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一个头后梳着一条乌亮大
辫子的浙江诸暨壮汉,只身乘船来到杭州,在荐桥直街
(今清泰街)佑圣观巷口开了一爿叫“景阳观”的酱菜
店,这个壮汉就是寿达清。
寿达清十三岁,在诸暨湄池镇上一家酿造厂当学徒。
三年满师后,学得一手腌制酱菜、豆制品的好手艺。旧社
会的规矩,满师后仍要给厂做三年,叫做“谢师”。二十
岁那年受聘留在这家酿造厂当腌制作场“老大”(把做师
傅即技师)。到了二十六岁的“创业之年”,他凭借有了
点积蓄,辞职离开了那家厂,只身渡江(浦阳江和钱塘
江)来到杭州开设景阳观酱菜店,他所腌制的酱菜、腐
乳,尤其是一只叫“双插瓜”,由在北京的浙江籍官员带
到京里,除了自食外,还馈赠给在朝同僚、亲王,进而传
进了宫内。因双插瓜的脆嫩又咸中略带点甜味,口感鲜
美,上到“老佛爷”(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下到诸宫
后妃,都定为每天早晨必备的佐菜,故又叫“贡品”。
景阳观的酱菜“走红”北京城。据传还与王文韶有一
段渊源。王文韶,杭州人,在朝任要职。因杭州人历来有
早餐吃“泡饭”的习惯,王文韶也不例外。故此他经常要
从杭州捎去一些酱菜、腐乳之类的佐菜。景阳观的双插瓜
也被例为常捎之物。王文韶为官圆滑,又好广交皇室族人
和诸同僚,在馈送杭州土产中,双插瓜是少不了的,这就
是景阳观的双插瓜摇身一变成为皇家御定的“贡瓜”的由
来,其牵线人便是王文韶。从此,杭州人沾皇帝老儿的
光,在家也能经常吃“贡瓜”。
景阳观以销售自制酱菜、腐乳为业,前店后坊,聘雇绍兴技工制作各式越味酱菜、腐乳,较有名的有双插瓜、甜乳黄瓜、八宝什锦菜、糟油箩卜、蜜枣箩卜、开洋腐乳、桂花腐乳等10多个品种。后又开辟新业,经营起宁波的醉蟹、泥螺、虾子和杭州的酱鸭、酱猪头、桂花梅酱、酱油、各种露酒等应季酱制品、调味品、礼酒以及各地风味酱菜。品种之多,品位之全,有“东咸西酸,南甜北辣”的美誉,在杭州首屈一指,故生意做的好,声誉极大,被称为全国四大著名酱菜店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杭州市民人心不稳,一些有钱人家和大店纷纷外迁,市面冷落。是年12月下旬,侵华日军占领杭州,实施烧杀抢劫,住家、商店被掠一空,民房烧毁惨重。景阳观店铺虽未烧毁,但商品被抢,损失不下,生意一蹶不振。寿达清遂将店面盘于他人,回诸暨老家另谋出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景阳观一度好转,后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又一次陷入困境。直至解放后,景阳观如“枯木逢春”,再度得到发展。
清河坊历史街区的重现,给景阳观再一次提供了发展机遇,2002年夏季,景阳观从官巷口迁至清河坊历史街区新址开张营业。
商品评价
(共 0位参加本商品评论) 所有评论均来自已购买本商品会员好评率
达人评价:
发表评价可让购买者放心购买哦~
加精置顶还可获得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