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福寿螺生态混养》

《河蟹、福寿螺生态混养》

  • 参 考 价 ¥128.50
  • 商 城 价 
    ¥ 111.25 降价通知
  • 运   费 全场包邮
  • 配 送 至 
购买数量
  • +
服务承诺
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正品保证 假一赔三
温馨提示
旗舰店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名称:《河蟹、福寿螺生态混养》



此套资料包含:正版书籍+独家内部资料+包邮费=79元   货到付款

本套资料几乎涵盖了市面上全部最新资料  明细如下:

(1)《河蟹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正版图书
(2)《最新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内部资料汇编》正版光盘,独家资料

客服热线:010-57923471(客服一线)010-57923795(客服二线) 值班手机:13661141674 QQ:523365451
全国大中型600多个城市可以货到付款!您收到时请将货款直接给送货人员,让您买的放心。


具体介绍目录如下:
(1)《河蟹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正版图书
本书围绕河蟹生态养殖、标准化养殖技术,重点介绍河蟹的仔幼蟹培育、池塘标准化养殖河蟹、稻田生态养蟹、其他各种各样的河蟹生态混养技术、河蟹的疾病预防治等,还兼顾了水草的种植技术及河蟹的捕捞与运输。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了解河蟹标准化生态养殖2
一、河蟹标准化生态养殖2
二、河蟹标准化生态养殖的意义2
三、实行标准化生态养殖的方法3
第二节河蟹的生态习性与标准化生态养殖的关系4
一、河蟹的杂食性决定了养殖时饲料来源的广泛性4
二、河蟹的趋光性决定了投喂时间和捕捞技巧4
三、特有的呼吸习性决定了河蟹可以较长时间
离水生活4
四、河蟹的栖息习性决定了养殖时要为它们创造
优良的生活环境5
五、奇特的洄游习性决定了防逃设施要到位7
六、河蟹的体色与环境相协调8
七、冬眠习性8
八、横向运动习性8
九、自切与再生9
十、跳跃式生长10
十一、感觉和运动11
十二、对温度的适应性11
十三、对盐度的适应性12
十四、对氧气的适应性13
十五、河蟹的寿命13
第三节河蟹的生活史14
一、溞状幼体期14
二、大眼幼体期15
三、幼蟹期15
四、成蟹期16
五、亲蟹期17
六、软壳蟹17
第二章河蟹池塘标准化养殖
第一节蟹池的选择与整理18
一、蟹池选择18
二、蟹池改造19
三、池塘清整19
四、蟹池的清塘消毒20
五、用药后的解毒24
六、培植有益微生物种群24
七、防逃设施的准备与安装25
第二节肥水培藻26
一、肥水培藻的重要性26
二、培育优良的水质和藻相的方法27
三、肥水培藻的十一个难点和对策28
第三节种草养螺35
一、水草对于河蟹养殖的重要性36
二、伊乐藻的特点与种植养护39
三、苦草的特点与种植养护42
四、轮叶黑藻的特点与种植养护45
五、金鱼藻的特点与种植养护47
六、空心菜的特点与种植养护49
七、菱角的特点与种植养护50
八、茭白的特点与种植养护51
九、水花生的特点与种植养护52
十、青萍、芜萍的特点与种植养护52
十一、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草的管理要求53
十二、蟹池水草疯长的应对措施54
十三、水草管理中的几个问题及处理55
十四、蟹池中放养螺蛳的作用59
十五、螺蛳的选择60
十六、螺蛳的放养60
十七、保健养螺62
第四节蟹种的放养62
一、放养蟹种的三改措施62
二、蟹种的选择63
三、蟹种的放养规格63
四、蟹种的放养63
五、放养时测试余毒64
六、小老蟹的鉴别方法64
七、不宜投放的蟹种67
第五节科学投喂68
一、河蟹喂食需要了解的真相68
二、饵料种类70
三、投喂原则70
四、投喂量70
五、投喂方法70
六、“四看”投饵71
七、“四定”投饵71
八、投喂时警惕病从口入72
第六节水质、底质的养护与改良73
一、底质对河蟹的影响73
二、底质不佳的原因74
三、底质与疾病的关联76
四、科学改底的方法76
五、养殖前期的水质养护78
六、中后期底质的养护与改良79
七、中后期的水质养护81
八、中后期危险水色的防控和改良81
第七节蜕壳与管理86
一、蟹苗的蜕皮和幼蟹的蜕壳87
二、河蟹蜕壳的分类88
三、蜕壳保护的重要性89
四、影响河蟹蜕壳的因素89
五、蜕壳难和壳软的原因90
六、确定河蟹蜕壳的方法91
七、河蟹的蜕壳保护92
第八节科学管理93
一、培植氧源93
二、做好补钙工作95
三、建立巡池检查制度96
四、做好防毒解毒工作96
五、蟹病预防治98
六、做好防应激、抗应激工作98
七、其他工作99
第三章池塘生态混养河蟹
第一节四大家鱼亲鱼或成鱼塘生态混养河蟹100
一、池塘条件100
二、放养时间100
三、放养模式及数量100
四、饲料投喂100
五、日常管理100
第二节蟹鲌生态混养101
一、池塘条件101
二、准备工作101
三、防逃设施102
四、培育河蟹基础饵料102
五、放养时间102
六、饲料投喂103
七、日常管理103
第三节罗非鱼与河蟹的生态混养105
一、混养原理105
二、池塘条件105
三、清塘施肥105
四、罗非鱼放养时间106
五、河蟹放养模式及数量106
六、饵料投喂106
七、日常管理106
第四节河蟹和青虾生态混养107
一、池塘要求107
二、清池107
三、微孔增氧设施的安装107
四、做好防逃设施108
五、培养饵料生物108
六、养殖环境的营造108
七、苗种放养109
八、饵料投喂109
九、饲养管理110
十、捕捞上市111
第五节河蟹、福寿螺生态混养111
一、利用福寿螺养殖河蟹的意义111
二、蟹池条件113
三、防逃设施113
四、池塘清整、消毒114
五、种植水草114
六、放养苗种115
七、科学投喂115
八、其他117
第六节河蟹、沙塘鳢、青虾、鱼生态混养117
一、池塘条件118
二、防逃设施118
三、清塘119
四、种草119
五、施肥119
六、营造环境120
七、苗种放养120
八、水草管护121
九、饵料投喂122
十、水质调控123
十一、病虫害防治123
十二、日常管理124
十三、捕捞上市125
第七节河蟹与黄颡鱼的生态混养126
一、池塘准备126
二、防逃设施126
三、种植水草126
四、设置暂养区127
五、放养螺蛳127
六、蟹种放养127
七、黄颡鱼放养127
八、饲料投喂127
九、水质管理128
十、病害防治128
十一、日常管理129
第四章稻田生态养蟹
第一节稻田生态养蟹的特点与方式130
一、稻田生态养殖河蟹的原理130
二、稻田生态养殖河蟹的特点131
三、稻田生态养殖河蟹的方式132
第二节生态养蟹稻田的工程建设133
一、养蟹稻田的生态条件133
二、稻田的选择134
三、开挖蟹沟134
四、加高加固田埂135
五、防逃设施135
六、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35
第三节水稻栽培技术136
一、水稻品种选择136
二、施足基肥136
三、秧苗移植137
第四节稻田培育蟹种技术138
一、大眼幼体的选购及放养138
二、科学投饲138
三、水质调节139
四、捕获139
第五节扣蟹养殖为成蟹技术139
一、扣蟹的放养139
二、蟹种移养140
三、投饵管理140
四、捕捞140
第六节蟹苗当年养成商品蟹技术141
一、蟹苗的培育141
二、蟹苗的移养141
三、强化培育142
四、收获142
第七节稻田养蟹的管理措施142
一、水位调节142
二、施肥管理142
三、正确用药143
四、科学晒田143
五、病害预防144
六、捕捞收获144
第五章河蟹生态立体混养技术
第一节莲藕与河蟹生态立体养殖145
一、混养优点145
二、藕塘的准备146
三、防逃设施146
四、施肥146
五、选择优良种藕147
六、排藕技术147
七、藕池水位调节147
八、河蟹放养148
九、河蟹投饵148
十、巡视藕池148
十一、水位调控149
十二、防病149
第二节河蟹与茭白生态立体混养149
一、池塘选择149
二、蟹坑修建150
三、防逃设施150
四、施肥150
五、选好茭白种苗151
六、适时移栽茭白151
七、放养河蟹151
八、科学管理152
九、收获154
第三节虾、蟹、鱼与水芹生态种养154
一、生态种养原理154
二、田地改造155
三、清池消毒156
四、培养饵料生物156
五、水草种植156
六、苗种放养156
七、饵料投喂157
八、水质调控158
九、日常管理158
十、捕捞159
十一、水芹的种植159
第四节湖泊生态养蟹161
一、湖泊的选择161
二、网围地点的选择161
三、网围设施162
四、除野除害163
五、种植水草,保护水草资源163
六、蟹种放养163
七、饲养管理164
第五节成蟹的捕捞与运输165
一、捕捞时间165
二、地笼张捕165
三、手抄网捕捞166
四、干池捕捉166
五、成蟹的运输166
第六章河蟹的饲料与投喂
第一节河蟹的饲料168
一、植物性饲料168
二、动物性饲料169
三、配合饲料169
第二节因地制宜地解决河蟹饲料170
一、充分利用屠宰下脚料170
二、捕捞野生鱼虾170
三、利用黑光灯诱虫170
四、收购野杂鱼虾、螺蚌等171
五、人工培育活饵料171
六、种植瓜菜171
七、养护好水草171
八、充分利用配合饲料172
第三节科学投喂河蟹172
一、配合饲料大小适口172
二、根据河蟹生活习性投饵172
三、掌握合适的投饲量172
四、改深水区为浅水区投饵173
五、投饲方法要得当173
六、科学投喂成熟蟹173
七、鱼蟹混养的投喂174
第七章河蟹的繁育
一、亲蟹的选择175
二、亲蟹的暂养176
三、亲蟹的运输177
四、抱卵河蟹的运输178
五、河蟹的交配产卵178
六、抱卵蟹的饲养179
七、受精卵的孵化180
第八章河蟹的苗种培育
第一节仔蟹的培育181
一、仔蟹阶段的特点181
二、仔幼蟹培育的意义181
三、仔蟹培育的方式183
四、网箱培育仔幼蟹的技术要点184
五、水泥池培育仔幼蟹的技术要点185
六、土池露天培育仔幼蟹的技术要点187
第二节大眼幼体的鉴别和运输187
一、蟹苗出池187
二、大眼幼体质量的鉴别188
三、不宜购买的劣质蟹苗190
四、大眼幼体的运输192
第三节Ⅰ~Ⅲ期幼蟹的培育196
一、水体培肥与调试196
二、大眼幼体入池197
三、仔蟹培育198
第四节Ⅳ期以上幼蟹的培育201
一、水体培肥与调试201
二、从Ⅲ期仔蟹培育成Ⅳ期幼蟹201
三、从Ⅳ期幼蟹培育成V~Ⅵ期幼蟹202
第五节幼蟹的出池与运输203
一、幼蟹的捕捞203
二、幼蟹的暂养204
三、幼蟹的运输204
第九章河蟹的病害防治
第一节河蟹疾病的防治措施206
一、严格抓好苗种购买放养关206
二、做好蟹种的消毒工作206
三、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207
四、科学活用各种微生物208
五、维持优质藻相210
第二节河蟹病害的防治211
一、黑鳃病的防治211
二、烂鳃病的防治212
三、水肿病的防治213
四、颤抖病的防治214
五、肠炎病的防治217
六、肝脏坏死症的防治218
七、水霉病的防治220
八、步足溃疡病的防治221
九、甲壳溃疡病的防治222
十、蜕壳不遂症的防治223
十一、软壳病的防治224
十二、纤毛虫病的防治225
十三、青苔的防治227
十四、鼠害的防治229
十五、蛙害的防治229
十六、水蜈蚣的防治230
十七、蟹奴的防治230
十八、上岸不下水的防治231
十九、性早熟的防治233
二十、中毒的防治234
附录
河蟹生态养殖“十字”诀236
参 考 文 献
(2)《河蟹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正版图书
第一章河蟹的生物学特性1第一节河蟹的形态结构1
一、外部形态1
二、内部构造2
第二节河蟹的生活习性4
一、穴居4
二、运动5
三、食性6
四、生长6
第三节河蟹的繁殖习性8
一、生殖系统8
二、性腺发育9
三、生殖洄游10
四、交配产卵11
五、胚胎发育12
六、幼体发育12
第二章河蟹的苗种来源与鉴别15
第一节河蟹的苗种来源15
一、天然苗种15
二、人工苗种16
第二节蟹种的质量鉴别18
一、不同水系河蟹蟹种的鉴别18
二、同属蟹种的鉴别19
三、蟹苗与螃蜞苗的鉴别21
四、正常蟹种与性早熟蟹种的鉴别22
第三章河蟹的人工繁育苗种24
第一节河蟹的繁殖与苗种培育24
一、蟹的选留24
二、亲蟹的运输25
三、亲蟹的饲养管理25
四、亲蟹饲养管理措施26
五、亲蟹暂养27
六、抱卵蟹的收捕27
七、抱卵蟹的运输28
八、抱卵蟹的饲养管理28
九、河蟹的人工促产31
第二节河蟹的育苗、管理与运输32
一、温室培育32
二、网箱培育35
三、土池培育37
四、水泥池培育39
五、河蟹的布幼技术41
六、河蟹的幼体培育技术43
七、蟹苗的出池与运输49
第三节蟹种的培育54
一、幼蟹培育模式55
二、幼蟹的蜕壳管理57
三、1龄蟹种对水域环境的要求58
四、1龄蟹蟹池建设的要求59
五、1龄蟹的蜕壳管理61
六、1龄蟹养殖中的僵蟹61
七、幼(仔)蟹和扣蟹运输63
八、扣蟹性早熟的原因及控制64
第四章河蟹的营养与饲料67
第一节河蟹育苗阶段的饵料67
一、育苗阶段的生物饵料67
二、育苗阶段的人工配合饵料68
三、育苗阶段的商品微粒饵料68
第二节河蟹育成阶段的饵料69
一、育成阶段生物饵料69
二、育成阶段的人工饵料70
三、育成阶段配合饵料70
第三节河蟹生长期各阶段的饵料配方71
一、状幼体的饵料配方71
二、大眼幼体(蟹苗)的饵料配方72
三、早期幼蟹(仔蟹)的饵料配方72
四、幼蟹的饵料配方73
五、成蟹的饵料配方73
第四节河蟹的饵料投喂技术75
一、投饵时间75
二、投饵内容75
三、投饵数量75
四、投饵方法75
第五节河蟹的生物饵料培养76
一、浮游单胞藻的培养76
二、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77
三、淡水轮虫的培养82
四、盐水丰年虫(卤虫)的培养83
五、丝蚯蚓的培养91
六、蚯蚓的培养93
第六节河蟹的营养需求94
一、蛋白质94
二、脂肪及脂肪酸95
三、矿物质95
第五章成蟹养殖97
第一节蟹池建设与设计97
一、蟹池地点选择97
二、蟹池结构98
第二节河蟹的养前管理99
一、蟹池建设及清理99
二、蟹池水草移栽100
三、浮游生物培养101
四、蟹种的投放101
五、蟹种的投放密度102
六、蟹种的投放时间102
第三节河蟹的生长管理102
一、水草的作用102
二、河蟹饵料投喂103
三、河蟹养殖水体操作规程104
四、换水管理105
五、消毒补钙管理106
六、日常管理106
第四节河蟹的蜕壳管理107
一、河蟹的蜕壳与生长107
二、影响蟹壳变硬的因素109
三、蜕壳素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111
四、河蟹的安全蜕壳管理111
第五节河蟹的防逃设施112
一、竹箔与盖网结合112
二、石壁或水泥板壁防逃墙112
三、尼龙薄膜或聚酯塑料板防逃墙113
四、钙塑板防逃墙113
五、玻璃钢防逃墙113
六、加高池墙113
第六节成蟹捕捞与运输113
一、捕捞时间113
二、捕捞方法114
三、运输方法114
四、注意事项114
第七节成蟹暂养管理115
一、室内暂养管理115
二、池塘暂养管理115
三、水泥池暂养管理116
四、网箱暂养管理117
五、蟹笼暂养管理119
第八节河蟹池塘越冬管理119
一、水位119
二、水温120
三、水中气体120
四、水域底质120
五、水生生物120
第六章河蟹的稻田养殖122
第一节河蟹的饵料来源124
一、植物性饵料124
二、动物性饵料125
三、配合饲料126
第二节稻田培育扣蟹130
一、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130
二、投放蟹苗前的准备132
三、蟹苗的投放134
四、扣蟹的饲养管理134
五、扣蟹的起捕136
六、扣蟹的越冬136
七、蟹种性早熟的控制137
第三节成蟹的稻田养殖140
一、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140
二、投放蟹种前的准备141
三、蟹种放养143
四、稻田养蟹的管理技术143
第七章防治蟹病的药物148
第一节常用药物介绍148
一、生石灰148
二、硫酸铜149
三、漂白粉150
四、食盐150
第二节抗微生物药151
一、抗生素154
二、合成抗菌药163
三、抗微生物中药制剂167
第三节杀虫驱虫药物174
硫酸锌粉175
第四节消毒药物177
一、醛类178
二、卤素类182
三、季铵盐类——苯扎溴铵溶液193
第五节中药制剂195
一、筋骨草195
二、肝胆利康散196
三、龙肝泻肝散197
四、虾蟹蜕壳促长散198
五、蜕壳促长散199
第六节环境改良剂200
一、过硼酸钠粉200
二、过碳酸钠201
三、过氧化钙粉202
四、过氧化氢溶液203
五、硫代硫酸钠粉204
六、硫酸铝钾粉205
七、氯硝柳胺粉206
第八章河蟹疾病的防治技术208
第一节河蟹疾病的特点208
一、与鱼类病害不同的特点208
二、与鱼类病害相同的特点209
第二节病毒性疾病及其防治210
颤抖病210
第三节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214
一、黑鳃病214
二、腐壳病215
三、烂肢病216
四、水肿病216
五、甲壳溃疡病217
六、弧菌病218
七、水霉病219
第四节寄生虫疾病及其防治219
一、纤毛虫病及其防治219
二、蟹奴病及其防治224
三、本尼登虫病229
四、肺吸虫病及其对人体的危害229
第五节其他疾病及其防治232
一、蜕壳不遂病232
二、青泥苔病232
三、中毒病233
四、常见敌害的防治234
参考文献235

(2)《最新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内部资料汇编》正版光盘,独家资料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河蟹养殖概况
一、河蟹养殖的历史
二、河蟹规模化养殖
第二节 河蟹规模化养殖特点
一、以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高效益为特征
二、以绿色、健康、安全、生态、无公害为特色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质资源混杂
二、种质退化严重
三、养殖环境渐趋恶化
四、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五、控制突发病害能力较弱
第四节 河蟹养殖前景
一、规模化养殖发展趋势
二、河蟹无公害养殖前景

第二章 河蟹养殖场建设
第一节 河蟹工厂化育苗场建设
一、环境条件要求
二、选择适宜场所
三、做好规划布局
四、基建施工要求
五、育苗生产
第二节 土池海水人工育苗场建设
一、环境条件要求
二、选择适宜场所
三、做好规划布局
四、基建施工要求
五、育苗生产
第三节 池塘成蟹养殖场建设
一、环境条件要求
二、选择适宜场所
三、做好规划布局
四、基建施工要求
五、池塘整治改造

第三章 河蟹优良养殖品种的选育
第一节 优质蟹种规模化繁育
一、亲蟹的选择
二、亲蟹的暂养
三、交配与产卵
四、抱卵蟹饲养
五、抱卵蟹的提温催产
六、抱卵蟹的降温保存
第二节 河蟹良种选育示范

第四章 河蟹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第一节 池塘幼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
一、池塘选址及建造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三、健康生态养殖管理技术
第二节 池塘成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
一、池塘选址及建造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三、健康生态养殖管理技术
第三节 湖泊网围健康生态养殖模式
一、网围选址及建造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三、健康生态养殖管理技术
第四节 蟹池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
一、微孔管道增氧理念
二、微孔管道的构成与安装
三、微孔管道增氧养殖技术

第五章 科学配制投喂饲料
第一节 摄食习性
第二节 营养需求
一、对蛋白质的需求
二、对糖类的需求
三、对脂肪的需求
四、对无机盐的需求
五、对维生素的需求
第三节 饲料来源
第四节 饲料加工
第五节 合理投喂

第六章 实行全程养殖管理
第一节 制订管理制度
一、制订严格管理制度
二、明确协作分工原则
第二节 做好日常管理
一、日常检查
二、日常管理
第三节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
一、水质调控技术
二、底质调控技术

第七章 加强病害预防控制
第一节 河蟹发病的综合因素
一、种质因素
二、环境因素
第二节 预防蟹病的综合措施
一、河蟹苗种检疫和消毒
二、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
三、适时清淤和日常消毒
第三节 常见蟹病的防治
一、河蟹颤抖病及其防治
二、河蟹黑鳃病及其防治
三、河蟹腐壳病及其防治
四、河蟹烂肢病及其防治
五、河蟹水肿病及其防治
六、河蟹蜕壳不遂病及其防治
七、河蟹呼肠孤病毒病及其防治
八、河蟹弧菌病及其防治
九、河蟹丝状细菌病及其防治
十、河蟹链壶菌病及其防治
十一、河蟹固着类纤毛虫病及其防治
十二、河蟹蟹奴病及其防治
十三、河蟹着毛病及其防治
十四、河蟹胃肠臌气病及其防治
十五、河蟹曲弓反背病及其防治
十六、河蟹摇蚊幼虫病及其防治

第八章 适时收获、运输、销售
第一节 成蟹捕捞
一、捕捞收获
二、商品蟹暂养
第二节 河蟹运输
一、运输途径
二、运输方式
第三节 商品销售
一、市场营销体系
二、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第九章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实例
第一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一
——“631”池塘生态高效养殖实例
第二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二
——儒林镇胡和忠亩效万元河蟹养殖实例
第三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三
——颗粒饲料养蟹高产高效实例
第四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四
——陈林河蟹生态高效养殖实例
第五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五
——管道增氧高产高效养殖实例
第六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六
——孙留生高产高效养蟹实例
第七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七
——邰立新河蟹养殖实例
第八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八
——优化养殖模式提升养殖实例
第九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九
——池塘蟹、虾混养高效养殖实例
第十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十
——蟹、虾混养高效养殖实例
第十一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十一
——王罗强高效养蟹实例
第十二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十二
——蟹、虾、鳜鱼混养高产养殖实例
第十三节 规模化生态高效养殖典型十三
——宜兴市池塘循环水养殖实例
附录
附录1 无公害河蟹生产技术要求
附录2 无公害河蟹产品质量标准
附录3 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
附录4 中华绒螯蟹养成技术规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河蟹的分类地位与分布特点
 第二节 河蟹的特征
  一、头胸部
  二、腹部
  三、附肢
  四、复眼
  五、口器
 第三节 河蟹的生态习性
  一、河蟹的食性
  二、横行与穴居
  三、鳃与泡沫
  四、蜕壳与生长
  五、自切与再生
  六、洄游与生殖
  七、感觉和运动
  八、对温度的适应
  九、对光线的适应
 第四节 河蟹各阶段的特点
  一、溞状幼体
  二、大眼幼体
  三、幼蟹
  四、成蟹
  五、抱卵蟹
  六、软壳蟹
 第五节 河蟹种苗质量和种质资源
  一、河蟹的种质资源概况
  二、河蟹种质资源退化及苗种质量下降的表现
  三、造成种质资源退化及种苗质量下降的原因
  四、保护种质资源和提高苗种质量的举措
 第六节 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措施
  一、及时调整养殖模式
  二、主动调整养殖技术
  三、注意调整放养规格
  四、设法调整养殖成本
  五、科学调整投饲方式
  六、科学调整防病观念
  七、正确调整消毒方式
  八、适时调整养殖品种
  九、提前调整混养方式
  十、正确调整市场导向
第二章 河蟹仔幼蟹的培育
 第一节 仔蟹阶段的特点
 第二节 仔幼蟹培育的意义和方式
  一、仔幼蟹培育的意义
  二、培育的方式
  三、网箱培育仔幼蟹的技术要点
  四、水泥池培育仔幼蟹的技术要点
  五、土池露天培育仔幼蟹的技术要点
 第三节 仔幼蟹培育的准备工作
  一、做好统筹安排工作
  二、建池
  三、增氧设备
  四、微喷技术的应用
  五、栽种水草
  六、其他设施
 第四节 仔幼蟹的饵料来源及投饲技术
 第五节 大眼幼体的鉴别和运输
  一、大眼幼体质量的鉴别
  二、大眼幼体的运输
 第六节 仔幼蟹的培育
  一、水体培肥与调试
  二、大眼幼体入池
  三、仔蟹培育
  四、幼蟹培育
  五、幼蟹的出池与运输
第三章 河蟹成蟹的养殖
 第一节 池塘养殖河蟹
  一、蟹池条件
  二、防逃设施
  三、池塘清整、消毒
  四、种草养螺
  五、放养蟹种
  六、饲料投喂
  七、调节 水质
  八、日常管理
  九、蟹病防治
 第二节 池塘混养
  一、池塘混养的原理
  二、河蟹混养的原则
  三、混养池塘环境要求
  四、防逃设施
  五、四大家鱼亲鱼或成鱼塘混养河蟹
  六、蟹鲌混养技术
  七、蟹鳜套养技术
  八、河蟹和青虾套养
  九、河蟹与小龙虾混养
 第三节 稻田养蟹
  一、稻田养殖河蟹的原理
  二、稻田养殖河蟹的特点
  三、养蟹稻田的生态条件
  四、田间工程建设
  五、水稻栽培技术
  六、稻田培育蟹种技术
  七、扣蟹养殖成蟹技术
  八、当年蟹苗养成蟹
  九、管理措施
 第四节 湖泊网围养蟹
  一、湖泊的选择
  二、网围地点的选择
  三、网围设施
  四、除野
  五、种植水草,保护水草资源
  六、蟹种放养
  七、饲养管理
 第五节 滩涂低坝高拦养蟹
  一、低坝高拦的养殖优势
  二、地点选择
  三、工程建设
  四、防逃设施
  五、除野
  六、水草养护及隐蔽物设置
  七、蟹种放养及配养鱼投放
  八、科学投喂
  九、日常管理
 第六节 草荡养河蟹
  一、草荡养殖河蟹的优势
  二、草荡的选择
  三、草荡的改造
  四、清除敌害
  五、蟹种放养
  六、饲养管理
 第七节 河蟹越冬育肥技术
  一、蟹池建设
  二、密度要求
  三、饵料投喂
  四、精细管理
  五、及时销售
第四章 河蟹的饲料与投喂
  一、植物性饲料
  二、动物性饲料
  三、积极寻找现成的饵料
  四、收购野杂鱼虾、螺蚌等
  五、人工培育活饵料
  六、种植瓜菜
  七、充分利用配合饲料
  八、提高河蟹配合饲料的利用率
第五章 水草与栽培
 第一节 水草的作用
  一、模拟生态环境
  二、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三、净化水质
  四、隐蔽藏身
  五、提供攀附
  六、调节 水温
  七、预防疾病
  八、提高成活率
  九、提高品质
  十、有效防逃
  十一、消浪护坡
 第二节 水草的种类
  一、伊乐藻
  二、苦草
  三、轮叶黑藻
  四、金鱼藻
  五、菱
  六、茭白
  七、水花生
  八、水葫芦
  九、紫萍
  十、青萍
  十一、芜萍
 第三节 种草技术
  一、种草环境
  二、品种选择与搭配
  三、种植类型
  四、栽培技术
  五、栽培小技巧
 第四节 不同水草的种植方式
  一、伊乐藻的种植
  二、苦草的种植
  三、轮叶黑藻的种植
  四、金鱼藻的种植
  五、空心菜的种植
  六、菱的种植
  七、茭白的种植
  八、瓢莎的培育
  九、水花生的培育
  十、水葫芦的培育
第六章 河蟹的病害防治
 第一节 病害原因
  一、环境因素
  二、病原体侵袭
  三、自身因素
  四、人为因素
 第二节 河蟹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严格抓好苗种购买放养关
  二、做好蟹种的消毒工作
  三、做好饵料的消毒工作
  四、做好食场的消毒工作
  五、消毒工具
  六、对水草进行消毒
  七、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
  八、加强饲养管理
  九、利用生物净化手段,改良生态环境
  十、水温控制
 第三节 幼蟹病害的防治
  一、幼蟹病害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二、幼蟹的病害及其防治
  三、河蟹上岸症
 第四节 河蟹幼蟹至成蟹阶段的病虫害防治
  一、黑鳃病
  二、蟹奴
  三、纤毛虫病
  四、水霉病
  五、水肿病
  六、颤抖病
  七、步足溃疡病
 第五节 幼蟹生长停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幼蟹生长停滞的原因
  二、“懒蟹”的预防
 第六节 蜕壳与管理
  一、蟹苗的蜕皮和幼蟹的蜕壳
  二、幼蟹蜕壳期间的管理
第七章 河蟹的捕捞与运输
 第一节 河蟹的捕捞
  一、捕捞时间
  二、地笼张捕
  三、手抄网捕捞
  四、干池捕捉
 第二节 河蟹的运输
  一、蟹苗的运输
  二、幼蟹的运输
  三、商品蟹的运输
  四、抱卵河蟹的运输

属性

商品评价

(共 0参加本商品评论) 所有评论均来自已购买本商品会员
100 %

好评率

好评( 100%)
中评( 0%)
差评( 0%)

达人评价:

发表评价可让购买者放心购买哦~
加精置顶还可获得人气

  • 全部评论(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 晒单(0)

本商品由TPshop网入驻商家提供配送服务,购买前请仔细阅读以下退货说明

商家直送的商品退货流程(七天无理由退货):
  1. 自买家签收商品隔日起七日内可自助提交退货申请,请直接至「我的订单」→「退订」提交退货申请。
  2. 顾客依照「退订」中的退货寄件地址自行安排第三方物流或快递寄回商品,并且支付运费。
  3. 商品退回检測无误后,TPshop网将提交退款申请, 通过线上支付的订单办理退货, 实际款项会依照各银行作业时间返还至您原支付方式。
  4. 若退回商品有缺件、影响二次销售状况时,不符合退货条件, 退款作业将暂时停止,TPshop网客服人员会与您联系说明,并由商家将商品返还给您 (如对于结果有异议,可联系TPshop客服咨询重新发起申请退货并补充相关凭证)。
商家直送的商品退货流程(有理由退货):
  1. 由于商品缺件、寄错商品、产品瑕疵等原因而发起的退货,请直接至「我的订单」→「退订」提交退货申请。
  2. 顾客依照「退订」中的退货寄件地址自行安排第三方物流或快递寄回商品,并且垫付运费。
  3. 商品退回检測无误后,TPshop网将提交退款申请, 通过线上支付的订单办理退货, 实际款项会依照各银行作业时间返还至您原支付方式。同时TPshop网会补贴10元抵用券到您的TPshop网帐户以作为退货运费补偿。
  4. 若退回商品有缺件、影响二次销售状况时,不符合退货条件, 退款作业将暂时停止,TPshop网客服人员会与您联系说明,并由商家将商品返还给您 (如对于结果有异议,可连系TPshop客服咨询重新发起申请退货并补充相关凭证)。
注意:
  1. 顾客办理退货后,需要自行联系物流公司将退货商品寄回TPshop网指定退货地点;该商品为TPshop入驻商家直送,暂未提供上门取件的服务,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2. TPshop网办理退货不收取任何手续费、入仓费等费用,退货时如遇快递公司要求收取额外费用,建议您更换其他快递。
  3. 顾客需选择快递方式将商品寄回,并支付快递费用,本商品退货不接受平邮或以到付形式寄回包裹。
  4. 由“有理由退货”而产生的TPshop运费补贴(10元抵用券)有效期为2个月。
  5. 多张订单同一包裹寄回,仅补贴一次运费。TPshop网有权对无正当理由多次退货或拒收商品的用户保留不再给予10元抵用券退货补贴的权利。
  6. 退回来的包裹中用纸条写明退货的订单号和TPshop帐号名称,才可以顺利完成退货。
  7. 退货发回来以后请顾客留存物流单号和对应快递公司,便于后续追踪退件物流信息。
温馨提醒:
  1. 此商品由入驻TPshop网的商家直接发货,且不支持货到付款。
  2. 商品会以第三方物流方式配送。
  3. 配送地址需在快递可送货范围内,如遇偏远地区无法送达的地方,我们会将商品送达当地最近物流点并通知顾客自提。
  4. 物品需本人签收,收到物品请务必先行检查,确认完好后再签收。
  5. 如果收货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TPshop网客服400-920-6565,我们会及时解决您的问题。
以下状况TPshop网将不接受您的退货:
  1. 商品非TPshop网所贩售出之商品,如:商品序号不符。
  2. 未经授权的维修、误用、碰撞、疏忽、滥用、进液、事故、改动、不正确的安装所造成的商品质量问题,或撕毁、涂改标贴、机器序号、 防伪标记。
  3. 若有索取发票未随货退回、或发票有经涂改、破损影响识别之状况。
  4. 食品类、保健品、烟酒类、化妆品、个人卫生用品、耗材、电池、胶卷、虚拟商品、软件类等商品已有拆封状况;服饰、配件类已进行修改。
  5. 商品说明书、保修卡涂改、污损、缺少未退回。
  6. 商品包装破损,配件、附件不齐全、污损等。
  7. 其他依法律/规不受理退货者,如:知识产权保护商品。
  8. 虚拟类商品,例如礼品卡,购物卡,手机充值、游戏点卡等充值类商品,以及门票、提货券、机票、旅游套餐等一次性消费服务类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