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东山区东方红乡为秸秆禁烧找到根本出路
东方红乡现有耕地面积14.8万亩,其中旱田5.7万亩。每到秋、春两季,阻止农民焚烧秸秆成为乡村干部最重要的工作。为阻止农民焚烧秸秆,乡村干部苦口婆心做工作,严防死守搞监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禁烧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为从根本上解开症结,该乡从去年以来积极努力,多方探寻,终于在秸秆综合利用转化上找到三条出路,为田间的废弃秸秆找到了好归宿。一是企业回收能源化。秸秆是发电企业需要的一种清洁燃料。有专门的秸秆打包企业到全国各地的农村收集秸秆送到电厂赚取利润,但我市没有这样的企业。东方红乡密切关注,主动与一户名为智慧打包队的外省企业取得了联系,邀请打包队进驻东方红乡回收秸秆。今年春季,打包队出动一台灭茬机、一台搂茬机和三台打包机来到东方红乡各村,对耕地中的秸秆进行灭茬、搂茬、打包,外运到宝泉岭一家发电企业。既为电厂提供了清洁燃料,又减少了农民种粮成本。东方红乡乡长王玉河对记者说,往年农民种地之前需要对上一年留下的秸秆进行打茬灭茬,每公顷需要费用约300元。打包队到来后,这些费用自行承担,省去了农民灭茬的这300元费用,农民配合打包队回收秸秆的积极性很高。二是就地还田肥料化。秸秆就地粉碎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发育,促进增产增收。在推进秸秆禁烧工作中,乡干部与农民算效益账,发动农民进行秸秆还田,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乡已有秸秆还田机20余台套,在整地作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打包储存肥料化。秸秆是喂牛养羊的好饲料。将秸秆集中打捆回收储存,不仅解决了养殖饲料的问题,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发动下,全乡各村牲畜养殖户纷纷行动起来,打包回收储存喂牲畜,为秸秆再利用又寻到了一条新途径。通过“三化”利用,目前全乡90%的旱田秸秆被“变废为宝”。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