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市武都区羊肚菌产业带来脱贫致富新希望
近年来,武都区把发展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在全区适生区域内大力发展以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成效显著。
羊肚菌产业具有 “投资小、周期短、收益高”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武都区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结合武都区实际,把发展羊肚菌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深入羊肚菌生产基地检查指导工作,并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
据悉,武都区委政府积极与科技局交流合作,引进科技人才和培育乡土人才。2016年,科技局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论证,首先在黄坪乡钟李村建立了武都区科技局黄坪羊肚菌示范基地,指导陇南市武都区欣源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塑料大棚230座,种植羊肚菌80多亩,亩产鲜菇300多斤,产鲜菇2.4万斤,产值达240万元,纯收入达160万元。羊肚菌在黄坪乡试栽成功后,科技局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科技服务活动,先后在池坝、月照、两水、石门、马营、洛塘等乡镇发展羊肚菌产业,农民不但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得到了土地租用费和务工费,收入大幅度提高。
为实现羊肚菌产业健康发展,科技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指示精神,通过项目扶持、技术指导、现场技术培训,扩大羊肚菌种植面积,带动村民种植羊肚菌。科技局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积极培育中小微企业,申请产品专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羊肚菌种植成为山区结构调整、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目前,武都区掀起了发展羊肚菌产业的热潮,羊肚菌种植面积已达到300余亩,填补了武都羊肚菌产业的空白,拓宽了农民致富门路,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羊肚菌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